首页 >作文大全 > 二年级 > 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(合集六篇)

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(合集六篇)

时间:

观后感,就是看了一部影片,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,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(合集六篇)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【篇一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在英烈的故乡,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,她信仰坚定、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, 并同毛泽东主席题词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一起,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,奋勇前进。

  01

  1932年,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,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。 从此,刘胡兰开始接触到革命道理,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、死得有意义。

  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,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,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,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,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。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。

  后来,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教会秘书。她发动群众斗地主、送公粮、做军鞋,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。 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,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。这一年,她才14岁。

  02

  1947年1月12日,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。在敌人威胁面前,她坚贞不屈,大义凛然地说: “怕死不当共产党!”敌人没有办法,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。但她毫不畏惧,从容地躺在铡刀下。 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,谱写出永生的诗篇,以不朽的精神,矗立起生命的宣言。

  1947年3月下旬,毛泽东主席在陕北转战途中,亲笔为刘胡兰题词:“ 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!”同年8月1日,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,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

  英雄浩气传千古,胡兰精神照后人

  “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、责任与奉献。”为了纪念刘胡兰,宣传刘胡兰精神,文水县南武乡南明阳村村民吕庆和骑着摩托车奔波万里,完成了百场刘胡兰革命电影走遍全国义映活动。

  吕庆和告诉记者:“几十年来,刘胡兰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工作、生活,在别人眼里,我是赴疆勇士、单骑英雄,可在我看来,我只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。”

  当年刘胡兰被捕、就义的文水县云周西村观音庙附近,已建成刘胡兰纪念馆。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,刘胡兰雕像气宇轩昂。这里是“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”“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”和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。

  03

  清明节前,天天都有千名群众自发组织前来参观瞻仰,缅怀先烈。 4月3日上午,400余名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为革命先烈扫墓,在学校老师组织下,他们有序地来到烈士墓碑前,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,表达崇敬之情。

  “今天参观了纪念馆,还听了李爷爷给我们讲刘胡兰的故事,感觉很受鼓舞,我们以后要更加努力,不怕困难,建设我们的家乡。”参加完活动的六年级小学生安卉茹向记者吐露自己的心声。

  当地干部怀着对英雄家乡的深厚感情,表达了改变文水面貌的决心,大家表示,要义不容辞地弘扬“ 坚定信仰、严守纪律、彻底奉献、敢于担当”的新时代胡兰精神, 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勇气,建设和振兴胡兰家乡,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
【篇二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电影《刘胡兰》的故事发生在吕梁山下文水县云周西村。1932年出生的刘胡兰自幼丧母,是奶奶一手把她带大。继母胡文秀如同亲娘,鼓励她上学读书。1937年7月,日本帝国主义入侵,革命同志的牺牲,震撼了刘胡兰幼小的心灵,她决心长大后跟随共产党闹革命。1941年,抗日战争进入到艰苦的相持阶段。日本鬼子占领了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,关闭了抗日小学,刘胡兰就参加了儿童团,为八路军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,并担任村儿童团团长,机智勇敢地与日寇斗争。抗战胜利,国民党发动内战,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。1946年6月,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成为中共候补党员,被派回云周西村,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,协助武工队开展工作。她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,做军鞋,挨家挨户收军鞋,动员青年报名参军,支援前线,打探敌情除恶霸,悉心照料受伤的顾县长。1947年1月12日,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,刘胡兰为营救党支部书记石德辉等同志,被叛徒出卖,不幸被捕。在国民党阎匪军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,刘胡兰誓死不低头,坚决不出卖党组织,她大义凛然地说:“只要有一口气活着,就要为人民干到底。”敌人用死来威胁她,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。刘胡兰坚定地回答:“怕死不当共产党员!”在敌人的铡刀面前,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昂首挺胸,毫不畏惧,从容地躺下去,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她以短暂的热血青春年华,谱写出永生的光辉诗篇;以不朽的革命精神,矗立起生命的崇高宣言。1947年3月下旬,转战陕北途中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,得悉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,亲自为她题词: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。同年8月1日,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,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

   刘胡兰“生的伟大、死的光荣”的革命英雄形象,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,对我影响很大,少年时看电影《刘胡兰》,让我开始懂得什么是崇高,什么是英雄。如今再看电影《刘胡兰》,让我更加明白,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、责任与奉献。

   英雄刘胡兰,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。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、对共产党地忠诚,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,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,视死如归。她用满腔的热血铸就无悔的青春,这正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伟大品质。真实的刘胡兰虽然没有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过誓,但是,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信仰,她的青春已经交给了党,因为有责任、因为有担当,所以什么都不能让她改变。她用青春热血铸立起一块不朽的丰碑!

【篇三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“姐姐性格刚烈。她被敌人带走时,特意把奶奶生前留给她的指环摘下,取出手绢以及一个用完却没扔弃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。母亲当时不解,事后才意识到,姐姐既已把最珍视的东西留给亲人,就是决意与敌人决战到底。”

  在山西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内,66岁的刘继烈含泪向记者讲述了74年前姐姐刘胡兰被捕的一幕。彼时还未出生的他,幼时每每听到母亲讲到姐姐遇害这一幕,妈妈哭,他也哭。

  1947年1月12日,因叛徒告密,刘胡兰被敌人杀害于文水县云周西村,年仅15岁。

  云周西村坐落在吕梁山下、汾河畔,是一个有着1000多口人的平川村。1932年10月,刘胡兰出生在当地一户农民家庭。

  抗日战争爆发后,党的抗日队伍来到文水开展抗日救亡。1938年,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在全县实行了减租、减息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。当时,刘胡兰家对面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“敌工站”,少年刘胡兰经常去听抗日故事,学唱抗日歌曲。抗日民主政府办起抗日小学后,刘胡兰也有了上学的机会。19岁的共产党员、文水县县长顾永田带领游击队成功伏击日本兵,还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,是刘胡兰心目中的“英雄”。

  抗战期间,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等群众为八路军运送物资。敌人炮火来袭,有人扔下物资就跑了,刘景谦却躲在树坑里,等敌人走了,再绕上山,总要把物资安全送达。刘胡兰继母胡文秀曾是娘家南胡家堡村妇救会委员,嫁过来后经常利用纺线的机会教刘胡兰识字,给刘胡兰讲进步道理。

  “在革命氛围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,刘胡兰很快成长起来,并且早早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、死得有意义。”刘胡兰纪念馆原副馆长、山西女英烈研究会会长陈湘平说。1941年,云周西村一村民为八路军传送情报时惨遭敌人杀害。不久,顾永田也不幸牺牲。噩耗传来,刘胡兰对同村好友、陈湘平的二姑陈玉兰说:“这两人死得真‘钢骨’,我要是死,也是这样去死!”

  1942年,文水平川第一支儿童团在云周西村成立,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儿童团团长。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。有一次,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,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。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。部队首长劝她们:“前面正在打仗,很危险。”刘胡兰果敢地回答:“战士们都不怕,我们是女民兵,也不怕。”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,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,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,一直忙到天黑,战斗结束才撤回来。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。

  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,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,保卫胜利果实。1945年11月,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。40多天的学习,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,革命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。

  回村后,刘胡兰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,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、送公粮、做军鞋,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。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,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。这一年,她才14岁。

  1946年冬天,刘胡兰经过侦察,协助武工队处决了一名为非作歹、群众恨之入骨的伪村长。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敌人,但也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。

  1947年1月12日,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。在敌人威胁面前,她坚贞不屈,大义凛然地说:“怕死不当共产党!”敌人没有办法,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。但她毫不畏惧,从容地躺在铡刀下。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,谱写出永生的篇章。

  1947年3月下旬,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,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,毛泽东深受感动,挥笔写下了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8个大字。8月1日,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

  刘胡兰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。当年的云周西村如今已改称“胡兰镇”。那棵见证先烈被捕的小柳树,枝开叶散,生命力依然顽强。陈湘平说,刘胡兰纪念馆对外开放以来,已接待国内参观者1600多万人次,外宾、友好人士4000余人。

  英雄已去,精神永存。

【篇四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英雄浩气传千古,胡兰精神照后人。

  电影《刘胡兰》的故事发生在吕梁山下文水县云周西村。1932年出生的刘胡兰自幼丧母,是奶奶一手把她带大。继母胡文秀如同亲娘,鼓励她上学读书。1937年7月,日本帝国主义入侵,革命同志的牺牲,震撼了刘胡兰幼小的心灵,她决心长大后跟随共产党闹革命。1941年,抗日战争进入到艰苦的相持阶段。日本鬼子占领了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,关闭了抗日小学,刘胡兰就参加了儿童团,为八路军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,并担任村儿童团团长,机智勇敢地与日寇斗争。抗战胜利,国民党发动内战,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。1946年6月,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成为中共候补党员,被派回云周西村,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,协助武工队开展工作。她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,做军鞋,挨家挨户收军鞋,动员青年报名参军,支援前线,打探敌情除恶霸,悉心照料受伤的顾县长。1947年1月12日,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,刘胡兰为营救党支部书记石德辉等同志,被叛徒出卖,不幸被捕。在国民党阎匪军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,刘胡兰誓死不低头,坚决不出卖党组织,她大义凛然地说:“只要有一口气活着,就要为人民干到底。”敌人用死来威胁她,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。刘胡兰坚定地回答:“怕死不当共产党员!”在敌人的铡刀面前,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昂首挺胸,毫不畏惧,从容地躺下去,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她以短暂的热血青春年华,谱写出永生的光辉诗篇;以不朽的革命精神,矗立起生命的崇高宣言。1947年3月下旬,转战陕北途中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,得悉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,亲自为她题词: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。同年8月1日,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,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

  刘胡兰“生的伟大、死的光荣”的革命英雄形象,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,对我影响很大,少年时看电影《刘胡兰》,让我开始懂得什么是崇高,什么是英雄。如今再看电影《刘胡兰》,让我更加明白,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、责任与奉献。

  英雄刘胡兰,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。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、对共产党地忠诚,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,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,视死如归。她用满腔的热血铸就无悔的青春,这正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伟大品质。真实的刘胡兰虽然没有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过誓,但是,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信仰,她的青春已经交给了党,因为有责任、因为有担当,所以什么都不能让她改变。她用青春热血铸立起一块不朽的丰碑!

  2009年9月10日,在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组织部、中央统战部、中央文献研究室、中央党史研究室、民政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全国总工会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、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”评选活动中,刘胡兰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

  刘胡兰,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,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,一个敢用热血铸青春的美丽少女,一个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楷模。她的牺牲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,让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思索:“究竟是什么信念,让一个15岁的女孩如此坚定,甚至在牺牲面前如此从容?”

  2019年5月4日,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指出: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!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!生逢其时,也重任在肩!要敢于做先锋,而不做过客、当看客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!刘胡兰精神,正是这些人生要义的最好体现。刘胡兰,永远是中华好少年学习的榜样。壮哉,少年!诚哉,斯言!青少年一代怎么样,未来中国就怎么样;青少年魂魄强健,未来中国就有力量;青少年光明,中国便不会有黑暗;青少年敢于奉献,中国就永远会有希望!

  历史的车轮已经飞驰进新的时代。当年,那些像刘胡兰一样的年轻先烈,他们的头颅和胸膛里迸裂出的热血,已化作穹顶之上的幸福阳光,热腾腾地洒在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上。可是,享受这太平和幸福的孩子们,是否还会回望、铭记那些不朽的青春、沸腾的热血、壮烈的牺牲、伟大的灵魂?

  “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”“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。”这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!“少年强,则中国强。”大家只有义不容辞地弘扬“坚定信仰、严守纪律、彻底奉献、敢于担当”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,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勇气,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浪潮中去,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,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,我们的“中国梦”就会及早实现!

【篇五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最近,北大副教授阿忆关于刘胡兰死因的一篇博客文章,把如何看待历史这个话题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。一些媒体力挺阿忆的观点。但随后解放军报的报道明确指出,刘胡兰被老乡铡死说法歪曲事实。

  比阿忆博文更翔实的采访、一些老人对《翻阅日历》栏目的质疑,这些证据有理由让我们相信:有人在说谎。这种说谎的恶劣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无聊的恶搞。因为“谎言”变成“现实”的话,烈士之死的性质就再无悲壮可言。也许有些人的目的就是以还原历史为名,想让刘胡兰“死”在毫无意义的口水里,让英雄人物湮没在近乎扯皮式的纷争中。

 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:“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,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。”但我们有很多同胞却甘愿成为可悲的民众,因为在他们心中,英雄似乎就是愚昧的代名词。于是,在毫无技术含量的“恶搞”之后,一种具有“高科技手段”的颠覆出现了:让英雄湮没在民众的口水之中。这种手段异常高明,不必再替英雄整容变性,也不必再为他们描眉换装,只需给你泼上几瓢“学术”泔水,再让民众吐你几口唾沫,保准你不再神圣。

  同历史时光的顺序一样,这个差不多按时间顺序的颠覆已经越发逼近现代:从岳飞的“愚忠”、秦桧的“爱国”、林则徐的“荒谬”,到现在的刘胡兰“死因不明”,那么谁会是下一个在口水中消失的英雄呢?谁也不敢肯定。

  伪造历史或者掩饰历史是可悲的,但颠覆真实的历史同样可悲。如果一个民族脑海中的碑铭一块块的被别有用心地击倒,只剩下一片苍白,那么这个民族还会有什么前途呢?

  历史可以在一笔之间改写,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却不能在一瞬之间重塑。刘胡兰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已经成为过去,但如果再让她“死”在有恶意的闲人的口水之中,那么可悲的必将不是一个人。

  记住,不要让刘胡兰“死”在口水之中,那样会毫无意义。

【篇六】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

  自从读了《刘胡兰》这本书,我就羡慕她。

  因为她这么小的年级,加入了八路军,而且很勇敢。我记得有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,敌人去了刘胡兰的村子,抓住八路军正好刘胡兰是八路军,然后抓住刘胡兰,村民们靠在她身边,他们用枪打村民们,刘胡兰突然说:闪闪发光,我自己去。然后,敌人们把刘胡兰的六个朋友用棍子昏过去,用刀一个接一个地杀死他们,然后用机关枪瞄准村民们,刘胡兰堵住枪口阻止自弹,说:中华万岁。我已经羡慕她了。

  刘胡兰是革命英雄,她在敌人的铡刀前坚贞不屈,视死而归。不愧是女豪杰,真正的英雄,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。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她题词:出生的伟大,死亡的荣耀。刘胡兰永远活在我们心里!

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(合集六篇)相关文章:

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(合集4篇)

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汇编4篇

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【4篇】

关于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【三篇】

红色故事二年级【汇编四篇】

红海行动观后感小学生二年级集合4篇

二年级刘胡兰观后感(合集六篇)
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

精选图文

  •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(合集4篇)
   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(合集4篇)

   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,包括取得的成绩、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,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(合集4篇)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  •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汇编4篇
   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汇编4篇

   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。通过这种活动,教师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,促进学生素质提高,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汇编4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•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【4篇】
   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【4篇】

    分析(英语:Analysis)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【4篇】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  • 关于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【三篇】
    关于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【三篇】

   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,根据课程标准,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,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,对教学内容、教学步骤、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【三篇】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